Artzland Studio
  • Classes
    • Art
    • Comic
    • Doodle
    • 创意绘画班
    • 热血漫画班
    • 幼儿涂鸦班
  • Events
    • 大人的油画班
    • 小名嘴口才训练
    • 疗愈水墨画班
  • News
    • 最新消息
    • 绘本森林
    • 一起学涂鸦
  • Podcast
  • Classes
    • Art
    • Comic
    • Doodle
    • 创意绘画班
    • 热血漫画班
    • 幼儿涂鸦班
  • Events
    • 大人的油画班
    • 小名嘴口才训练
    • 疗愈水墨画班
  • News
    • 最新消息
    • 绘本森林
    • 一起学涂鸦
  • Podcast

跟孩子感受一个慢慢的早晨 | 绘本分享 | 黎明

21/1/2022

0 Comments

 

“无论黑暗有多糟糕,
黎明永远不会迟到。”

​| Artzland Studio | Katy |

Picture
​你有真正观察过家外面的黎明是怎么样的吗?还是每天早上黎明前就已经开始匆匆忙忙赶着准备早餐和出门,等到回过神来已经是中午了呢?

我只记得我窗外的黎明,总能看见有几只白鸽和黑鸽聚在路灯上,像是在等朋友,每次没来得及观察它们是在等谁,就匆匆出门去了 🤣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是一本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绘本,和黎明相关,但这个黎明很特别,任何心情打开来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尤其是像我这样比较急性子的人,更为合适不过,作者不长篇大论,更像是通过画告诉了你很多事情。

嘘...温馨提示 ,这本绘本需要你安静下来慢慢一页一页地看,才能发现惊喜。

故事从一个神秘的封面开始。
​不知为什么,看完后不自觉地深呼吸了一口气,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书中的黎明里,心绪都得到了缓解。

真的,毫不夸张,到了绘本最后,似乎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天亮后画面里草地的“青葱感”。

在了解过绘本作者后,我才理解为什么这绘本有那么大的能量。

绘本的作者叫做——乌利•舒利瓦茨(Uri Shulevitz)

这个作者生活在二战时期,我猜也许这本书是作者的真实经历。
战争导致他几乎整个童年时期都跟随家人到处流亡,但他貌似没有因此对生活感到绝望或抱怨生活的不公,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他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未来依然充满憧憬和乐观。

​这让我想起教授Tal Ben-Shahar 在公开课里分享过的一段小故事:

教授的外婆也是在战争中度过童年的,她从小就目睹了亲人在她身边一个个死去,经历了很多事情,见过很多生命离去,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对生活感到绝望或厌倦;有一次她和孙子在祭拜姐姐的时候,夕阳西下,太阳把大地照耀成一片金黄色,她看着眼前的景色许久,紧紧握着孙子的手,

说:“What a beautiful world,just a pity we have to leave.”

“多么美丽的世界,只是可惜我们都要离开。”

这句话很触动我。

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一直都是保持积极向上和乐观的。

经历过战争时期的长辈们,似乎比安逸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心态更为积极,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其实这绘本同时也像是在告诉我们,不管前一天发生什么事,第二天太阳照样升起,黎明还是一样好看,充满生命力;而我们也是,不管昨天多糟糕,发生了多少无法预料的事情,打乱你的计划,或者是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你都可以任性地把这些负能量丢给昨天,带着满满的能量去解决今天的事情。

黎明是黑暗之后的曙光——我觉得作者也许想告诉我们,有时候不好的经历不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结果,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寓意存在,像是黎明一样,想看到漂亮的黎明,你必须先经历黑暗。

生活中糟糕的事情就好像跑步的时候卡在鞋里的石子一样,它很微小,却有很大的影响力,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去处理它,打断了我们跑步的过程,可是这不一定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可能你会因为停下来才发现原来鞋带也掉了,原来这里的景色也很好看,原来停下来后继续跑反而跑得更快更顺畅。

也许这一天很艰难,但当黎明来临时,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毕竟打不死你的只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

看完后,我也发现自己好久没有试过安静地坐在阳台边或者窗边观察每天黎明的样子了,每天早上都是匆匆忙忙地赶着出门或者忙其他的事情,也许明天开始,每天早上给自己小小的10分钟,观察一下窗外这个城市里的黎明,也许会有一些特别的收获呢!家长们也不妨试着和孩子一起坐在窗边观察一下家外面黎明的样子,我相信肯定会发现不少有趣的事情呢!
0 Comments

与孩子一起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 绘本分享 | 市场街的最后一站

14/1/2022

0 Comments

 

有时候当你置身在尘土飞扬的环境,
​才能更看的到美丽的景象 。

​| Artzland Studio | Katy |

Picture
​你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观察一下身边的事物了?
这两天看了一本关于雨后的绘本,这绘本有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在读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跟着平静下来了,故事里的奶奶也像是在跟我们对话,让我们静下来好好看一看身边的事物。

这是一本关于雨后,一个奶奶带着孙子出门的故事,奶奶很温柔也很温暖,甚至是解答了很多也许小时候父母没有回答我们的问题。

故事从一个午后的雨天开始。

CJ和奶奶走出教堂,遇到了下雨。
他和奶奶一起等巴士,CJ问:“为什么我们要在下雨天等公车?都湿答答的。”

奶奶说:“因为树也口渴了啊!你有没有看到他们正在用大吸管喝水呢?”
Picture
​而这时候他又看见了朋友坐在车上和他挥手说再见,他又问奶奶:“奶奶,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己的车呢?”

你们猜奶奶怎么回答?
Picture
​奶奶回答说::“孩子,我们要车做什么呢?我们已经有会喷火的巴士,还有总是会变戏法给你看的老丹尼斯先生啊!”
说完,巴士就到了,他们缓缓上车,司机老丹尼斯先生还用小小的魔术逗了逗CJ。
Picture
这时候,有一位盲人上车,CJ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他,还问奶奶说:“为什么他看不见?”,

“孩子,你觉得什麽是看的到呢?”奶奶没有直接回答CJ的问题,反而问了CJ。

“有些人是用耳朵去看世界的。”奶奶继续说。

​接著两个男孩上车,两个男孩耳朵戴着新潮的耳机,CJ 说:“好希望我也有像他们一样酷的耳机。”

奶奶看了看巴士上的吉他手,问CJ:“为什么呢?你身边有更真实的事物,为什么你不请那位先生替我们唱首歌呢?”

而车上的吉他手还没等到CJ开口,便拨动琴弦开始唱歌,

公车上的每个人都感受到音乐的魔力,奶奶闭上眼睛听著音乐.

CJ有样学样,也跟著闭上眼睛,在黑暗中他跟著音乐,看到了美丽的世界.
Picture
​下车后的CJ,看看四週的环境,又是破落又是到处乌烟瘴气,

他问奶奶:“为什么这裡总是那么脏?”
Picture
​“CJ,有时候当你置身在尘土飞扬的环境,才能更看的到美丽的景象.”

奶奶微笑著指向天空,瞧,那不就是道完美彩虹吗?
Picture
​奶奶说的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有时候当你置身在尘土飞扬的环境,才能更看的到美丽的景象 。

故事中的奶奶在引导爱比较又充满好奇心的小孙子,用乐观和感恩的角度去看事情的同时,似乎也在引导我们,身为家长,有时候当小朋友问起:“为什么他有我没有?”的时候,你通常会怎么回答呢?

书中的内容不管是文字还是画风都有一种让人平静下来的感觉。一路上孙子CJ都在问:为什么下那么大雨我们还要等巴士呀?”“为什么我们家没有车?”又或者他看到车上的盲人会问奶奶:”为什么他看不见呀?”

这似乎是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孩子有的时候总会问:为什么同学的家那么大呀?为什么我们家没有车呀?为什么我们家的车那么小啊?

别说孩子了,有的时候甚至大人本身,都会陷入这样的自我怀疑:
为什么同样的年纪,他却那么成功,而我却什么都不是。
为什么她可以狂吃不胖,而我拼命减肥都还不会瘦?
为什么同样的努力,她却能赢得大家的认可?

奶奶的回答总是值得让大家学习。
✨
“因为大树需要渴了,所以下雨。”
“我们为什么需要车呢,我们已经有一辆会喷火的巴士了。”
“宝贝,你知道什么叫看见吗?有的人是用耳朵来看世界的。”

奶奶总是以各种乐观的态度去回答他的疑问,而这种乐观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告诉他每件事情都存在属于这个事物的美好。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和孩子一起去学习呢。

除此之外,绘本中还有描绘他们在巴士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乘客,CJ总是对一切感到好奇,这似乎也提醒了我们,究竟有多久没有在车程中放下手机,观察身边的事物呢,你总会发现美好和惊喜的。

看完这本绘本后,我也学会了在车程中放下手机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总是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地铁里在画素描画睡着的同学,看起来像赶作业通宵很累的样子,或者是穿着Motor服戴着头盔低头在站里玩手机的abang,他是不是把自己的摩托忘了?还有还有,坐在座位上的安娣是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臀部占了两个位子?🤣

好啦,愿你看完后也不那么焦躁,一直快乐地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Picture

市场街最后一站

作者:(美)马特·德拉培尼亚,鲁滨逊(绘)
​《市场街最后一站》奶奶一句句启迪人心的温暖话语 。轻轻抚慰了孩子心里的不平。引领孩子看见生命中的美好…… 每个星期天,小杰都和奶奶一起搭乘巴士到市场街的最后一站。
一路上,他不断问奶奶:为什么他不能像朋友那样有自己家的车,而要在雨天里等巴士;为什么他不能跟别人一样有一个随身听;为什么他每次都要来到这个城市最脏乱的地方。
每个问题,奶奶都给他一个富有启发的回答,让他发现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和快乐:熙熙攘攘的城市其实充满生机;日常生活中就有美妙的音乐;为别人献出爱心原来能给予我们神奇的力量。
奶奶用智慧引导小杰,让他拥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让他用心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0 Comments

獾的礼物 - 绘本分享

31/12/2021

0 Comments

 

有关死亡,
或许可以透过这类绘本给孩子传达和解释,
不沉重,很温暖。

这是一份特殊的礼物——《獾的礼物》

圣诞佳节,你收过最特殊的一份礼物是什么?是一个昂贵的手表?是一件找了很久的收藏品?还是一份无形的礼物?

我觉得最特殊的莫过于是一份逝世的人留下的那份无形的礼物,而这份礼物永远都不过期,像这绘本所说的一样。

这是一个提及死亡但却非常温暖人心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獾,獾是大家的好朋友,也是村里最老的长者,老到无所不知,老到知道自己要死了。
Picture
但獾不惧死亡,却放心不下它的朋友们。獾提前告诉他们:“不久的某一天,他会去下面长长的隧道。”他以平静、优雅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
Picture
这天晚上,他对月亮说了声晚安,拉上窗帘。他慢慢地走进地下的洞穴,那里有炉火。吃完晚饭,他写了一封信,写完信,他在火炉边的摇椅上坐了下来,很快就睡过去了,他做了一个奇怪却很美的梦,一点都不像他从前做的梦。
Picture
Picture

让獾吃惊的是,梦里的他正在奔跑。他的前头是一条很长很长的隧道。死亡并不痛苦,
它脱离了它衰老的身体,不再需要拐杖了、他的双腿变得非常强壮了,稳稳地朝着隧道跑去。他把拐杖扔到了隧道的地上。獾飞快地跑着,在长长的隧道里越跑越快,最后,他的脚爪离开了地面。他觉自己自由了。
Picture

第二天,獾的朋友们都焦急地聚集到了他的门外。他们担心,是因为他没有像平时那样出来说早安。狐狸报告了一个悲伤的消息,獾死了,他把獾的信读给他家听。信写得很简单:“我去下面的长隧道了,再见。獾”

獾以去长隧道的方式告诉朋友们他永远地离开了,獾其实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离开后朋友们的感受。
Picture
小伙伴都特别悲伤,特别不习惯獾的离开,下雪了,雪盖住了整个村庄,却盖不住它们的悲伤,它们仍然时刻想念着獾。
Picture

春天渐渐临近,动物们开始串门,大家又聊起了獾还活着的日子。鼹鼠告诉大家獾是怎样教他剪纸的,青蛙告诉大家他是怎样跟獾学溜冰的,狐狸想起了獾教他系领带……这些技能,都是獾留给他们的礼物,这些礼物让他们互相帮助。

獾的朋友们似乎学会了接受死亡,它们明白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最后的雪融化了,同时也融化了他们的悲伤。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鼹鼠爬上他最后一次看到獾的山坡,他要谢谢獾给他们的礼物。他轻轻地说:“獾,谢谢你。”
Picture
Picture
有关死亡,或许我们可以透过这类绘本给孩子传达和解释,不沉重也很温暖。
有些人看似离去了,但其实他一直活在我们心中,獾虽然离去了,但他留给朋友们的记忆是永恒的。
Picture

读完《獾的礼物》这一故事后,我马上就想起了来自COCO这部动画电影的一句话,这是一部讲述死亡和追逐梦想的电影,内容生动有趣之外,还有满满的涵义,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看。
Picture

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是的,我觉得只要我们还记得对方,那死亡永远都不会是生命的终点。

獾虽然不在了,但它给每个朋友都留下了“无形的礼物”。

这也让我联想起已经离开了的外婆,即便有时候我对她不礼貌,她都不曾责骂我,她给我留下的都是满满温暖的回忆和宠爱,还有那瞒着爸妈偷偷塞进我手里的钱和糖果,我妈在她面前甚至不敢打我🤣


对的,人总会离去,面对家庭里成员或朋友的离开,也许我们会感到悲伤,其实都是短暂的分离,我相信我们终究还会再见的,坦然地面对死亡,才是那位离开人世的人想看到的。

我相信这本绘本也是獾留给我们的礼物,它想告诉我们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但也是可以坦然面对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不要吝啬于帮助别人,他让朋友们明白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也让我们知道死亡并不可怕,就是到地下的长隧道去了。那是奇妙的感觉,重新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飞去了自由的地方,换个角度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

生活中的种种事物,总是能透过绘本的方式传达给孩子、甚至是大人们。
有时候当孩子问起关于死亡的话题,我都会说,他只是换了个星球生活,换了一个方式陪伴我们,我们也只是短暂的分开,像猫咪有喵星球一样,我们也即将会和他见面的。

其实我觉得绘本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彩蛋,也是獾也想告诉大家的,
坦然面对死亡,其实是让自己更加珍惜活在当下,也让自己更加勇于面对和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就算生活中遇到再大的阻碍也不再限制你勇敢迈向目标的脚步,不至于抱憾终身。

好了,不知不觉又说了那么多,哈哈哈哈,看完了《獾的礼物》,我也想去重温一下COCO了,希望你看完后也能坦然面对死亡和克服生活的一切困难啦,加油!

绘本分享

Picture

《獾的礼物》

作者 : 苏珊·华莱 
译者:杨玲玲 / 彭懿

内容简介:

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也离开了所有的动物朋友,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了獾,这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太难过了。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大家的悲伤才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分享者:Katy 老师
我是Katy! 是Artzland 的老师之一 ✨ 热爱绘本和艺术,同时也是文案工作者 ,把学习当成爱好很重要,努力提升自己吧,这样才会拥有更好的生活呀 ✨
0 Comments

孔雀和蜂鸟 - 绘本分享

17/12/2021

0 Comments

 

无需羡慕他人,独一无二的自己才是最酷的
​《孔雀和蜂鸟》

Picture
​这天给同学们分享绘本故事,不知道为什么在讲这本故事的时候,感觉也是在讲给内心深处的自己听,如果让我形容这绘本的话,我会说这是一本有神奇力量的故事,因为看完之后让我瞬间感到能量满满,也释怀了,放下所谓的攀比心理,内心也不那么焦躁了,我希望你也是。
故事的开始,是从一个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遇见比它大好几百倍的孔雀说起。
Picture
蜂鸟很小,这是它第一次遇见这么大的鸟,遇见孔雀后,它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像孔雀一样,庞大又漂亮,于是它开始模仿孔雀,试图通过模仿得到孔雀的认可,而它的朋友也全力帮助它。

它们一起帮助蜂鸟装扮成不同的样子,有星空、有日落、甚至朋友们都围成一圈模仿孔雀一样大小的羽毛。

可是不管怎么做,不管蜂鸟变成什么样子,孔雀依旧不喜欢蜂鸟,甚至对蜂鸟生气,把它们赶走。但蜂鸟并没有放弃,它想到了其他更好的办法,于是朋友们就开始帮助它装扮,把一支又一支的玫瑰装在蜂鸟小小的身后,展现给孔雀看,希望孔雀这次会认可它。

这一回,孔雀看了后,更加生气了,气得连身后漂亮的羽毛都抖掉了。
然而小蜂鸟终于赢了,但它既没有赢得孔雀的喜欢,也开心不起来。

同时,他再也不想装扮成别人的模样了。

它卸下装在身上的花枝,飞向天空,他感到快乐、轻松、自由自在。在高高的天空中,
它看见草地上有一只小鸟,原来那是孔雀!它才发现原来孔雀在高空的角度看下去并没有很大,它似乎发现了自己的优点,豁然开朗,决定不再模仿孔雀了,回到属于自己的花丛里,和朋友一起快乐地生活。​

如果一直去追逐和比较别人的人生,像这只蜂鸟一样,就算成功了,但这是你想要的吗?

​哇噢,看到这里,我不禁惊叹一声。

对啊,大和小,美和丑其实真的没那么重要,甚至没人能够真正去定义美和丑,好与坏。

 故事里的蜂鸟为了和孔雀成为朋友,一直在模仿孔雀,取悦孔雀,希望通过模仿获得孔雀的认可,可是不知道你们有发现吗?蜂鸟的身边一直都有无条件帮助和支持它的朋友。

如果为了成为孔雀,不能轻盈地在天空飞翔,也不会有在花丛里可爱的朋友们,要付出这样的代价,蜂鸟会开心吗?同样的问题,放在自己身上,如果一直去追逐和比较别人的人生,像这只蜂鸟一样,就算成功了,但这是你想要的吗?

绘本的作者总是很擅长把大人们的一些小毛病以最简短的故事描绘出来,深深地引起大人们的反思,是呀,时代越来越发达,人们为了不被淘汰,总会不自觉地卷入竞争里,搞得自己焦虑、压力,最后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其实我觉得良性的竞争是好的,它可以带来一定的进步,但如果这个竞争会让我们失去自我,忘了自己原本的目的地,那就真的需要好好停下来思考一下了呢。

毕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你不一定要通过竞争才会变好,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

所谓“人比人比死人”哈哈哈哈,我们问心无愧,活在自己的节奏里就很好了。

然而那天在课上说完这个故事后,合上绘本,我问同学们:”所以这个故事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做自己!”

“还有呢?”

“不要扮孔雀!”

“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看来同学们都有领悟到当中的道理呢!
不过话说回来,我怎么觉得这只愤怒的孔雀其实也羡慕蜂鸟呢?

绘本分享

Picture
《孔雀和蜂鸟》

作者: 安德烈·達安​

一只蜂鸟遇见了一只孔雀。孔雀非常美丽、庞大,还能神奇地变换姿态。蜂鸟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和孔雀比赛谁更大、谁更美、谁更神奇。最后它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赢得了比赛,可它并没有从比赛中获得乐趣。他发现,试图变成别人、赢得别人的做法并不能为他带来快乐。而当它展开翅膀飞上高空,它才发现自己没有必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小鸟自有小鸟的优点和快乐。而像孔雀这样漂亮的大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也不总是大的。

分享者:Katy 老师
我是Katy! 是Artzland 的老师之一 ✨ 热爱绘本和艺术,同时也是文案工作者 ,把学习当成爱好很重要,努力提升自己吧,这样才会拥有更好的生活呀 ✨
0 Comments

长个不停的腿 - 绘本分享

31/10/2019

0 Comments

 
Picture
第一次看这本绘本的时候自己笑翻了!因为与一个陌生人购买了蚕豆而发生了一连串奇幻的事!这完全就是针对我的笑点设计的故事。
Picture
吃完蚕豆后,饱嗝先生的腿突然就神奇的变长了。这腿还真不是盖的,把它称为“天残脚”也不为过!就算是面对一间豪宅,也毫无阻拦的传过去!汽车羅里都没办法阻拦,搞到最后惊动市长,但是市长也实在无计可思。
Picture

但是就算是如此的灾难,也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方法。一个小女生缓缓的走向前,“咯吱、咯吱”,的在饱嗝先生的脚心上轻轻地挠了几下。脚就自动的缩回去了,一切就因为一个小小的动作回复了正常。

除了搞笑以外,这个故事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往往在复杂化简单的问题。若我们把这个故事内容放在欧美的电影制作上,这可是一个大灾难,坦克车,士兵,与炸弹马上就会以破坏饱嗝先生的脚为主进行攻击。

但其实可以有一个更简单的方式,“咯吱、咯吱”就好了啊。

看完我心里为这个城市的人捏了把冷汗,还好饱嗝先生的脚没有狐臭呢!

绘本介紹

Picture
《长个不停的腿》是在日本长销了三十多年的图画书,有读者评论说“我的三个孩子对这本书非常着迷,现在孙子也爱上了这本书,但看得尤其入迷的,其实是我”,可见该书在日本的影响之广泛。图画书用夸张的文字和画风告诉我们:大人们想破脑袋都无法解决的事情,有时却可能通过孩子们原始的想法得到戏剧化的解决,以此颂扬善良、柔软、单纯的童心之美,为成人补上回归童真的宝贵一课。本书在众多图画书中独树一帜,是日本的经典长销图画书,出版后重印三十余次,并成为亚马逊网站五星级图书。亲子共读,既不乏忍俊不禁的阅读体验,更引发余味无穷的思考空间。 ​

作者介绍

读绘本的时候可没想到作者是一个老人家!虽然是年轻时的作品,但还是很佩服这种想象力!我们来一起看看本尊吧!
0 Comments

绘本创作比赛 - 评审心得

26/9/2015

0 Comments

 
参与了一个中学绘本比赛的评审。

同学们很用心,看起来不像是被逼着参赛的。可是很多时候,同学会把绘本与漫画搞混。

绘本与漫画本来就是用连续的图像在讲故事的,会搞混也不会。但是我认为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绘本是用来讲故事的,而漫画则是自己看。

在画室我们会利用绘本,跟一群同学讲故事,因此市面上的绘本大部分都是很大本,用意是为了在分享故事的时候可以更清楚看到图画。绘本是需要被拿来讲才算是尽了它的责任,自己看的不算。
另一个问题是故事。大部分作品只是在讲述一个理念,虽然市面上也有这样的绘本,但是若仔细的观察,图内还是会有一个完整的故事。
​

绘本应该用故事,传达一个理念。利用文字与图画的配合,把故事呈现。
同学们加油啊!
Picture
0 Comments

    绘本分享人

    海南熊

    绘本爱好者,漫画工作者,动画师,喜欢在雨中喝着热咖啡欣赏绘本的世界。

    Katy
    ​

    我是Katy! 是Artzland 的老师之一 ✨
    热爱绘本和艺术,同时也是文案工作者 ,把学习当成爱好很重要,努力提升自己吧,这样才会拥有更好的生活呀 ✨

    绘本森林

    关于画室

Contact Us

Artzland HQ Desa Aman Puri, Kepong
2-39AB, Jalan Desa 1/1, Desa Aman Puri,
52100 Kepong, KL
0149097288
Artzland Meranti Jaya, Puchong
No.85-1 Blk E, Tanming Boulevard, Jalan Meranti Jaya 3/1, Taman Meranti Jaya, 47120 Puchong
0143330286
Artzland USJ, Subang Jaya
33-1, Jalan USJ 10/1F,47620 Subang Jaya, Selangor
0146311488
©ARTZLAND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