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是北方蒙娜丽莎的《带珍珠耳环的少女》
从绘画主题到绘画方法,都笼罩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作者Vermeer,号称16世纪的黑客, 运用科学原理,在没有相机的年代,画出一副又一副好像照片的作品。 但是一直都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直到死后4百年,才被人用现代科技成功破解! 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艺术故事呢? 跟我们一起与美术达人Flynn来聊聊吧! 画画玩玩啊,你以为!
0 Comments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小朋友的画了?
Bonus 影片, 来看看展览现场的画面吧!
为什么给小朋友办画展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小朋友的画了?
当孩子每次兴高采烈地拿着画给你看的时候,你是否有仔细看他的作品呢? 大家对画展的刻板印象也许是挂在墙上的画一定是技术性非常强,或者是很多不同境界的画,给大家都感觉都是有一定的距离感之类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艺术并没有任何固定的表现形式。 办画展的过程其实特别不简单,我们需要把每一幅作品都做好裁剪和记录,从最细节的部分比如说孩子的作品在经过扫描之后是否还可以保持清晰度、以什么形式挂画、画与画之间的距离、到大的部分比如最多能挂多少幅、筹备一些引流活动等等,每一步都是需要大家一个个仔细地去安排才得以完成,而非常欣慰的一点是,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尽可能地争取让更多小朋友的画都可以上墙展示给大家看。
放大孩子笔下的世界
我们办画展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可以仔细地看看小朋友们的画,很多时候当大人在观赏作品的时候,会习惯看一眼带过,但如果今天我们把小朋友的作品放大,并且挂在展场内,来欣赏的人就可以一个舒服的角度去观赏每一幅孩子的作品,而且小朋友们都特别开心,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画被挂上去并且被大家认可的时候,无疑是对他们起到一个很大的鼓励作用。
保持孩子的纯真
当时在整个GMBB展场里,大部分都是展示大人的画,或者一些有很强技术性的画,我们在展览期间也遇到了许多特别有趣的事情,其中一个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有个参观者来到我们展场后对我们说了:“你们这边的展览让人感觉很Pure!” 很Pure ,很纯的意思,短短的一句话,让我们听了都觉得很欣慰和感动,因为我们正想传达给大家的就是孩子笔下的纯真。
小朋友不受局限的画,更能启发大人的灵感——孩子教我画
我们的画展里有个展区叫做“孩子教我画”,和字面上的意思一样,老师从小朋友画里的一些角色得到启发,从而给他们的角色加工点缀,让孩子手中的角色更立体和完整,就像我们时常会看见的卡通人物一样,也可以让家长们看见,孩子笔下的世界也可以很精彩,孩子画出来的每一幅作品都值得用心对待。 特别的比赛展区 展览里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比赛展区,这个展区主要是挂参赛者们的作品;比赛的主题是How to Save the world,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动物灭绝、病毒、粮食危机等等的问题,小朋友需要发挥他们的想象去拯救这个世界,这个比赛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没有任何的第一第二名的排名做标准,也不开放给成人投票,只开放给到场来参观画展的小朋友投票,比起成年人、我们更希望以小朋友的视角和眼光去衡量自己更喜欢哪幅,而不是大人们的标准。 更有趣的地方是当大家来到这个展区时,都会眼前一亮说:哇,小朋友居然都想到这些,我都想不出这样的Idea 来! 比如有的作品是海底机器人伪装成鲨鱼把垃圾吃进肚子之后再变成鱼从屁股出来、有的作品是创作了一个神保护着那片区域,不让杀生的人进入等等等等之类的,我们可以看到小朋友不被局限想象和创意,总是让身为大人的感到惊喜,很多时候 ,身为大人的我们也许是因为受到太多的局限才总觉得自己想不出来这样的Idea, 所以我们总是不鼓励过早地把成年才学习的技巧强加在小朋友身上,这也许只会增加孩子每次在画画时的犹豫和负担。 想象力启发未来——科技与艺术 很多新科技的发明,都是来源于不受局限的想象,如果不是有人想象飞机,就不会有人去开始研究和发明、很多事物如果不是有人想象和着手去研究和发明,就不会被创造出来, 像哆啦A梦口袋里的法宝一样,也不是一件件慢慢地被研究和发明出来吗?未来世界是孩子们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多鼓励孩子们无限地发挥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搞不好已经有科学家因为在展览看到小朋友的发明和想象而被启发了呢! “我们更希望能做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除了展示小朋友的作品,让孩子受到鼓舞之外,我们希望可以做到另外一个层面的效果。
每个小朋友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每个孩子笔下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也许有部分人会有疑惑说:“诶?为什么这样的画都可以做展览挂在这里?” 但也许有人忘了,回溯过去的艺术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其实并没有任何一个固定的表现形式作为标准的,它可以是涂鸦、可以是抽象、可以是童真,可以是任何形状。而往往很多时候,局限我们去看待事物的是我们自己,同一幅画,每个人看到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有的人觉得伤感、有的人觉得欢乐,我觉得很多时候在看展的我们更多的像是在照镜子,一幅作品的呈现能反映自己内心的情绪, 毕竟每个人对艺术的包容性不同,对作品的直观感受也会不一样,所以我们更希望的是大家能在这个展览里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作品,跳脱固有的“艺术”思维,启发大家的无限想象,每个人都是未来的发明家!
什么?! 竟然有家长在电商平台花钱找人帮孩子代画参加比赛?欢迎大家再次来到文字版Podcast《画画玩玩啊你以为》 !这次节目将谈到画画比赛的事情,比赛竟然可以作弊?到底发生什么毁掉孩子三观的神操作的事情呢?
有一次在刷手机的时候,在某个销售平台上发现了一个非常让人诧异的“产品”,这个卖家卖的居然是“代画服务”,代画各种美术功课,还特别说明可以专门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小朋友去画出更符合他们的作品,顾名思义就是说“你付钱给我帮你画,然后你把我的作品当成你的交上去。” 这无疑是特别“有毒”的行为,但反过来思考,究竟是什么助长了这样的风气,让作弊成了生意,让代画比赛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呢? 更有趣的是,在这种“代画”的服务里,下单的人数还特别多,其中还有一些给予卖家的好评是这么写的: “给孩子买来参加比赛的,一开始只是想参与一下,没想到画得这么好,得了省二等奖,谢谢小姐姐,以后还会继续光临。” “画得很好,非常符合主题,下次还会来买。” 我想不难从中看到原因,这些家长为了孩子的比赛,做出各种毁三观不择手段的事情,这样毫无疑问只会误导孩子,孩子会因为这样而认为自己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任何自己想得到的,就算孩子赢了比赛,他收获的只有一份虚荣心,这个比赛并没有让小朋友成长,反而毁掉了一个小朋友的价值观,还很有可能需要为自己的虚荣心从此付出庞大的代价。 那么问题来了,事实上比赛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比赛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在画室我们常见的就是家长都会问:你们会带学生去参加画画比赛吗? 我们都会困惑觉得:难道只有比赛才可以让家长看到孩子多爱画画吗?难道只有比赛才可以证明孩子的画画能力吗? 如果学习一件事物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去参加比赛,那么他在定位学习这件事情的时候本身就出了问题,因为他是带着为了赢而去学习的,并不是为了获取知识、或者是为了喜欢才去学,如果从一开始给孩子灌输的方向就不对的话,那么他的价值观也会随着强烈的虚荣心好胜心而去,而忘了初衷。 甚至画室也时常会收到很多比赛邀约,但每一次我们都需要认真和谨慎对待 因为我们发现,有些比赛会有很多条条框框,会非常限制孩子的发挥,我们也非常注重主办单位为了什么去办比赛,他比赛的目的是什么?这场比赛的评审是谁?但往往很多时候主办单位办比赛的初衷连他们自己也回答不上来,也许就是纯粹想引流人源而已,这样的情况下,比赛就没有意义了。 每个冠军背后都有一群失望的小朋友——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设很重要 如果没有做好心理建设,每个冠军背后都有一群失望的小朋友 良性的竞争是好事,它会让孩子有效地在比赛中学习,画画一个是互相鼓励的过程,竞争的意义在于我们能够在一个平台里认识很多不同优秀的人,通过跟他们交流,看到对方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而不是互相绊倒对方,只为了拿到所谓的冠军。 但如果我们在孩子参加比赛之前先灌输他正确的比赛态度,告诉他我们比赛的目的只是重在参与和学习,并不是只是为了输赢,就算你今天的作品没有得奖,也只是刚好这一张作品没有得奖而已,并不代表你输了全部,同样的,即便你今天赢了,也只是刚好这部作品赢了而已,并不代表你永远是冠军,心态摆正很重要,如果孩子在心态方面还没有准备好,很容易被所谓的虚荣心所迷惑,最后变成了一个只在意结果的孩子。 比赛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只有冠军是最好的吗? 有时候感觉小朋友的竞争似乎变成了父母的比赛,如果一群家长在一个空间里,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大家的小朋友都爱画画,但他们并不是选择互相交流孩子在画画过程中的心得,而是去互相比较的话,这会变得很可惜,就好像明明可以强强联手的超级英雄,却选择了相逢针对。 像是之前在画展的比赛一样,小朋友用于比赛的画挂在展场内,我们只限制于让小朋友去做投票的选择而不是大人,让小朋友以他们的眼光去观赏这幅画并且选出自己喜欢的,而不是以大人有限的眼光去选择。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好多自己本身也是参赛者的小朋友在知道自己也可以投票的时候第一时间竟然不是选择投给自己而是投给其他的小朋友,我们会发现,小朋友其实不会因为竞争的关系而选择去绊倒别人,反而是更加支持同为参赛者的同伴,互相欣赏,这个画面能让我们感到非常地欣慰和感动,这才是比赛真正的意义所在。 家长和老师的行为和言语上是如何影响孩子的? 有一个画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孩子兴高采烈来参加画画比赛,当他时间到了,他画完之后会有老师逐个过来收作品,这时主持人在台前说:“请各位老师在收取作品的时候,把好的作品放在左手,把要淘汰的作品放在右手。”马上就在孩子画完并且呈交作品的时候在他面前去判决他的作品好与不好,难以想象这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影响。 节目中熊老师听了美人鱼老师的描述,也表示:“哇,这画面也太恐怖了,让我想起我最近在看有关纳粹的书,像极了那些被判去集中营的小朋友,士兵会让他们一个站左边,一个站右边,其中一边的将全部送去集中营,但是那些小朋友根本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那…这个画画比赛也没有恐怖到这个程度啦…但无可否认的,这样的行为举止对孩子来说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 现场的孩子也许会马上很紧张,留意老师把他的作品放在哪只手,自己有没有得奖,变成在这个过程中,他只在意结果,忘了在比赛中学习到的事情;同样的,家长和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如果连我们都一味地只关注成果,而不是让孩子注重比赛的过程,那么这个比赛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到最后就会演变成出现代画服务被拿去比赛的情况。 未来的世界是孩子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未来世界是人们能够互相鼓励和成长的社会环境,而不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那样扭曲三观的现象,这样并不会让孩子变好,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相反地,将比赛当作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教会孩子如何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比赛,从中学习更多,不忘初衷,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小朋友也许比较内向,上实体课时就需要一些时间适应,慢慢与班上的同学融合,有的小朋友更喜欢在家里画画,就会想上线上课程”文字版“画画玩玩啊你以为!”来啦,这次节目会提及在过去两年的疫情里,画室是如何经营和运作的呢,疫情期间画室的同学们又是如何保持学习的呢? 在疫情爆发刚开始封城的时候,似乎所有事物都按下了暂停键,我们会发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放慢脚步,慢下来,不见的是坏事;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也很多人借此看到了新的机遇,但是每件事情都有利与弊,一旦封城时间无止境地延长时,人们就会开始逐渐焦虑,太多事情停滞不前,有的人会担忧是否会影响之后的工作进度,有的家长会担忧孩子的学习进度,那么在疫情下的画室我们是如何去运作的呢?小朋友是否能在封城期间仍然保持学习? 第一次直播公益活动 当时没想到封城会延长那么久,时间一旦久了就担心小朋友的画画进度,想说让小朋友在家也可以学习画画,于是决定办一场公益活动,就是开直播让小朋友出一些题目,然后老师画给大家看,让大家也可以边学边画,后来发现Lockdown的时间一直在延长,就决定开线上课程,希望小朋友们在家也可以学习画画。 学习环境区别 如果是在画室上课,就不用担心会孩子因为别的因素导致孩子分心,比如手机啊、电视等等,因为画室里本来就已经是一个以塑造孩子画画的氛围去带动大家一起画画的,就像我们的绘本馆里也有各式各样的绘本供小朋友作为参考,加上现场有老师和其他跟孩子一样喜欢画画的同学在一起,孩子就更能感受到画画带来的乐趣,也更能专注在一件事里。 但相反的,如果是上Online课的话也许在环境上会更具有挑战性一些,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家长的配合,从准备材料到安静氛围之类的,但又让我们很矛盾的是我们会希望家长不过多干涉孩子画画的内容,有的时候家长会认为学习画画一定是要跟老师示范的画的一样,但其实我们更倾向让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可以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实体课和线上课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很多人也许会有疑惑说,实体课和线上课,究竟哪个更适合?其实每个性格不同的小朋友都有不同的学习模式,不能完全说哪个更合适,主要是看小朋友更倾向于哪个,有的小朋友也许比较内向,上实体课时就需要一些时间适应,慢慢与班上的同学融合,有的小朋友更喜欢在家里画画,就会想上线上课程;那么很多人就会问,实体课和线上课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老师指导的区别 实体课和线上课程的差别除了隔着个屏幕之外,在上实体课的时候如果小朋友遇到任何问题老师更能针对性地在他的问题上去解答,在线上的话相比之下会需要更多的沟通才能确保小朋友明白。 地点上的区别 很多来自海外或者外坡的学生其实没办法来到画室上实体课,所以对他们来说线上课程是比较方便的方法,线上课程的好处就是即便今天有事需要去比较远的地方但也不用担心会耽误孩子的上课进度,只要连网就可以上课学习,也比较节省时间。 若要说疫情前后小朋友的区别的话,在开放后,孩子陆续回来上课了,我们总能在孩子的画无形中会多了很多游戏的元素、比如游戏里面的人物,卡通片里面的人物,能看得出来在家的时候没少看电视😆但同时令老师感到欣慰的事,每个小朋友回来的时候都让老师认不出来是谁,因为大家都长大长高啦!
第一天上班就毁掉名画?画画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一个保安拿起原子笔一画就把博物馆的名画毁了,当他被逮捕的时候告知警察说当下他并不知道那是一幅名画,当时的情况就是几个青少年告诉他觉得这幅画少了眼睛很怪,让他加上去,他问青少年说这是你们的画吗?他们说是的,保安就相信他,然后就拿出笔在名画上画了几笔,他本没有要毁掉名画的想法。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这名60几岁的保安原来之前是为国家战斗过的士兵,不禁让人感叹如果今天他不是画在名画上而是一张纸上,这是不是再也普通不过的举动呢?一个60几岁的长辈都会有画画的欲望,那其实画画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以下这幅画就是被乌龙的Security Guard毁掉的画啦! 这幅画的名称叫做Three Figures, 是Anna Leporskaya 在1932 与 1934 年之间创作的作品。 此画的价值为1.4 mil usd - RM 6.1mil之间哟! 画画就是思想的衍生很多人会认为画画就是很休闲地坐着把画画完,但其实每个人在画画的时候,脑袋其实是不停地在运转的,我们需要去构思一幅画的构图、角度、透视、光影等等之类的问题,即便是孩子画画,他们的大脑也是一直在思考,下一步需要给自己的画面加些什么,这幅画的故事是什么,这里需要放什么颜色,并不是随意乱画,更像是在训练自己大脑,加强自己的思维能力。 画画更像是跟自己对话、了解自己的过程希望你喜欢我们的Podcast啦,有任何想法请在下面Comment给我们知道吧!我们下集见咯! 有的时候很神奇的事情是,当我们画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不一样的一面,又或是更了解自己的那一面,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一段画画过程:比如像节目中熊老师提及他最喜欢的是在画纸还是空白还未开始的阶段,因为在那段思考自己要画什么的时间里,脑里面会有很多的想法和灵感跳出来,空白的纸张能启发更多灵感;而美人鱼老师则提及更喜欢上色的过程,因为看到颜色都混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感到很疗愈,整个人就会很放松的感觉, 人一定要涂橙色吗?在画室里我们时常会看见小朋友在上色人的时候会很指定地要用橙色涂上,甚至他们会觉得,我没有橙色,就涂不了人了,但事实上人的肤色也不是橙色的,很多时候社会会很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一些观念,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孩子完全不可以使用橙色,只是我们的颜色有那么多,不一定只有橙色才可以代表人的肤色,你完全可以涂成蓝色、绿色,这也是一种创新,就像绿巨人和Avatar一样,可以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因为如果不是发挥想象,我们也不会看到新的事物。 从错误中学习很多孩子会出现害怕下手开始画画的情况,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画错、画不好看等等的,其实很多人忘记了,不管是画画还是在其他的领域,我们其实是一直不断地从错误中学习,像是在临摹一幅画,如果我们把画都画成很像这才叫做好的话,那大家终究都只是变成复印机而已,无可否认,一幅画如果临摹地非常像,那代表这个画家掌握了这幅画所需的技术而已,但并没有任何创新可言,所以同样的,如果一味地让孩子照着大人的画去盲目跟从,那最终孩子也只是变成复印机而已,发挥孩子的想象和创新才是对孩子有利的方向。 画画到底有什么商业价值?部分人对画画的印象也许是比较刻板的就是画完画被挂在墙上卖、或者甚至有的说画画是要画家死后作品才会有名之类的,但其实正正相反,画画其实是一个技巧,他可以走的出路有特别多比如:插画家、服装设计师、动画师、室内设计、包装设计等等等的职位,因为很多时候画画其实是日常需要的事情,不管是从我们电影看到的画面、生活中的家具、外面看到的建筑物,甚至是小小的生活用品,基本上身边所有的东西都是需要从画开始才可以被制作出来,在桌子还没被做出来之前也是需要先经过画画、设计到后面的制作,电影的分镜也需要经过设计才能一步步呈现给大家,一个公司的成立,也需要先设计Logo才能继续运行,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类的眼睛要求也越来越高,看到的东西都要好看,设计师和画家的需求量将越来越高,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真正的看到或真正地参与其中,才认为画画的出路很小。 那画画有出路,那能不能赚钱呢?像之前提及,画画是个技能,不管什么行业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出来社会工作以后,社会看的并不是单一的技能,而是看你有没有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等的,如果一个画家有能力但是他却不愿意走出来去接触社会和人群的话,那再厉害也只能孤芳自赏。 因为商业价值是社会赋予你的,但你需要自己真正地热爱这个职业才能自我增值,不管在任何领域都一样。 好啦,这期“文字版”节目就分享到这里啦!愿你看完之后能够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也做自己喜欢的! 来 Facebook 找我们聊聊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