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一幅画无需被定义呢?
画画就是不需要被定义。 “老师他画得很丑诶,什么来的?!” “丑?我不觉得啊!” “明明就很丑!你看,都不懂像什么!” “那不是丑,那只是你看不懂而已,看不懂不代表丑,每个人画画都有自己的风格,每幅画都没有办法定义美和丑的。” 上述是我和同学的一段真实对话,小朋友上课的时候难免不了大家会有比较心理,会去好奇其他朋友的画得怎么样,偶尔的心直口快我们也是会听到,但好在大家每次都会把老师的话听进去,之后就不会随便定义别人的画美与丑。 那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一幅画无需被定义呢? 首先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定义美和丑。 世界千奇百趣,科技也一直在进步,愈发发达,很多10年前、20年前大家都没有想象过的事情都被发明并且执行了起来,全因为发明者的想象力,像是11年前的自动驾驶被发明出来之前,很多人都认为这一定是个玩笑,再往回看如果你回到100年前告诉别人世界上有像电脑、Ipad甚至是VR游戏的发明在这个世界上被广泛利用,也许会被人当作奇葩般看待,甚至可能还会被抓起来。 但现在不是100年前,时代进步了, 你今天看不懂的也许是未来能救你一命的科技。别笑,毕竟,未来的事,谁知道呢? 一幅画如果总是被定义成像不像、准不准、美不美、丑不丑的话,那就很无趣了,人的内心是丰富的,风格也是可以多变的,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风格,为何我们不更多地去发掘画里的世界而是去那么局限性地定义这幅画的美和丑呢? 像是穿衣服一样,我今天精心打扮出门,自己觉得很满意,但却被人说成穿的像奇葩,他们看不懂我的穿搭,就在背后指指点点的,谁心里会舒服呢?也许之后就会因为这样而影响自己选衣服的心态,出门只会想:这么穿会不会让人觉得很奇怪? 孩子的画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停地用自己的眼光去定义他们的画的话,除了他们的自信心会被打压之外,还会因此感到负担,不敢画出自己内心真正想画的,很多有创意的点子就被这一点点的“定义”里磨灭。 我觉得看孩子的画像看天空的云,你的心态是怎么样的,看出来的画就是怎么样的。 看孩子的画更多像是在与自己的内心交流,有时候却又像是一场反思,孩子毫不犹豫下笔画画的样子也会让身为大人的我们羡慕,怎么我们变成大人的时候,做事情都反而不那么果断了呢? 像是人们时常会在看见一些艺术家画了一些"看不懂"的画却价格高昂和受人追捧时,反而会产生一种想法就是觉得这幅画一定是好画,即便自己看不懂;但当我们看到孩子画出我们看不懂的画时,却会说他画得不像、不符合逻辑,不懂像什么,嗯…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矛盾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多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毫无负担地描绘出自己内心的世界呢?很多时候其实你仔细一看,会发现有很多小惊喜在里面等着你呢! 愿看到这里的你,也能像孩子一样勇于做那个不被定义的自己。 #artzland #creative #artclass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关于Artzland Studio我们是一间不让孩子抄画的画室,透过绘本教学引导孩子创意作画。 换取一堂免费试课!Archives
December 2022
推荐阅读 - 绘本森林
关于画室
Vertical Divider
|
Contact Us
Artzland HQ Desa Aman Puri, Kepong
2-39AB, Jalan Desa 1/1, Desa Aman Puri, 52100 Kepong, KL 0149097288 |
Artzland Meranti Jaya, Puchong
No.85-1 Blk E, Tanming Boulevard, Jalan Meranti Jaya 3/1, Taman Meranti Jaya, 47120 Puchong 0143330286 |
Artzland USJ, Subang Jaya
33-1, Jalan USJ 10/1F,47620 Subang Jaya, Selangor 0146311488 |
©ARTZLAND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